以上内容由本站根据公开信息整理,由算法生成(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),与本站立场无关,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。本文为数据整理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投资有风险,请谨慎决策。
以上内容由本站根据公开信息整理,由算法生成(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),与本站立场无关,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。本文为数据整理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投资有风险,请谨慎决策。
诗歌为线,文化为媒,重庆卫视《诗行长江》融合“文旅+综艺”和多维度创新,带观众开启了一场场兼具知识科普与美学价值的重庆之旅。作者:黄翔 须小东 安蓝玉
单位:重庆广播电视集团(总台)
作者:黄翔 须小东 安蓝玉
单位:重庆广播电视集团(总台)
2024年5月,重庆卫视推出原创文化探访轻综艺《诗行长江》,生动展现长江文化神韵,开启了一场兼具知识科普与美学价值的重庆之旅。节目开播以来,凭借其独特的文化视角、深厚的情感底蕴以及高质量的制作水准,收获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。《诗行长江》第一季台网联动播出触达用户超5.2亿人次,节目相关图文和短视频阅读量(观看量)突破1.1亿次。
以诗歌文化,破文旅融合发展之题
长江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中的一首赞歌。以诗歌为线,以文化为媒,重庆卫视深挖长江沿岸文化底蕴,打造文化探访轻综艺节目《诗行长江》。节目用“文化+旅游”“文旅+综艺”的方式,让观众沉浸式体验长江文化之美,赋能文旅品牌推广和文旅产业发展。
在第一季,《诗行长江》围绕重庆渝中、大足、巫山三个区县,30个景点,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“诗行任务”“诗意体验”“诗歌雅集”和“诗词吟诵”等文化体验与互动环节,将自然景观、历史遗迹与诗词文化相结合,既能带观众登上重庆来福士250米的高空水晶廊桥,俯瞰渝中两江四岸的雄奇大都市之美;又能让观众穿越时空,沉浸式感受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千年神韵;还能领观众到古代巴文化发源地——巫山,观赏极具中国浪漫色彩的神女峰,走近号称“千年之谜”的巴人悬棺,一探历史的奥秘。
重庆渝中半岛
重庆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千手观音造像
作为重庆卫视破题文旅发展的精品节目,《诗行长江》第一季用沉浸式的“诗行”体验捧起巴渝大地的一个个文化珍宝,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,在浪漫的诗词吟诵间,展现了新时代新重庆的风物之美、文脉之魂,为观众提供了一场视听盛宴。节目既是保护、传承、弘扬长江文化的重要精神产品,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文化论述的生动实践。
以年轻语态,创新文化节目形态
策划之初,《诗行长江》节目组紧跟潮流,通过嘉宾年轻化、视角年轻化、表达年轻化以及传播方式年轻化等主动拥抱年轻观众,力求用年轻化的语态讲述文旅故事,让文化传承为广大青年所接纳和喜爱。
《诗行长江》第一季采用轻综艺的方式,融合当下流行的Citywalk、综艺小剧场等,让90后意大利青年阿雷、90后诗词达人陈更、重庆籍演员熊乃槿、重庆卫视主持人何苗苗和文化名人单霁翔一起诗行探访。不同年龄层、不同文化背景的嘉宾风格迥异,既能覆盖更广的观众群,也能在交流互动间碰撞出不一样的思想火花,带来独特的节目张力。
诗行团成员,左起:单霁翔 阿雷 何苗苗 熊乃槿
诗行团成员,左起:单霁翔 陈更 何苗苗 阿雷
以诗词为线,《诗行长江》第一季穿插讲述了很多历史事件、风貌文化、人文物品以及相关的文本史料,涉及相关诗词48首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项。为了让节目好看、好听又有趣,节目组巧借嘉宾旁白、小剧场演绎,适时融合说唱、快闪等年轻化表达方式,对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下里巴人的通俗表达。如《诗行长江·重庆渝中篇》的城门说唱RAP,《诗行长江·重庆大足篇》中大足代言人何平的国风穿搭,《诗行长江·重庆巫山篇》中主持人何苗苗的“神女”国风扮相,圈粉无数年轻人。
贯穿全篇的年轻化语态和创新性表达方式,活力十足、张弛有度,轻松活泼地展现了重庆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,吸引了年轻观众的注意力,让文化节目的传播真正触达到年轻人心底,探索了国内文化节目新形态。
诗行团成员与重庆大足形象代言人何平(左一)交流
重庆卫视主持人何苗苗的“神女”国风扮相
以数字赋能,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
数字技术的加速迭代,为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打开了“新视界”。为了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,《诗行长江》第一季全方位利用AI、XR、全息影像等数字化新质生产方式,设计了科技感、特效感十足的视听元素,将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连接起来,让观众随着探访嘉宾一起沉浸式体验中华文化震撼世界的美感,让传统文化在共情、通感中完成时空破壁,让数字科技助力传统文化出圈出彩。
例如,《诗行长江·重庆渝中篇》通过AI技术复原的渝中古城门和老鼓楼衙署,辅以文物考古专家介绍自宋元明清以来重庆的历史沿革,直观清晰。再如《诗行长江·重庆大足篇》用XR技术让主持人何苗苗与大足石刻创刻人宋代赵智凤的古今对话,以及《诗行长江·重庆巫山篇》中穿越到今天的李白、杜甫等四大诗人等,都是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节目生产的生动注脚。它们的出现都是为了打通文化的时代价值与能量传递,让沉睡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,进而让观众在视觉、听觉和情感上获得全新的体验。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节目的观赏性,也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加生动和直观。
以融媒传播,弘扬长江文化价值
科技的进步改变了媒介的传播手段。《诗行长江》第一季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高密度的文化输出,还原了重庆渝中半岛、大足石刻、巫山云雨“宽视域、大场景”的自然之美。无论是AI制作的渝中美景,还是航拍下的巫峡山水,无一不体现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的生态文明理念下,山水人城和谐相融,巴山渝水人文荟萃的美丽画卷,唤醒了亿万中国人心中的诗意和梦想。
世界自然遗产地——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
节目尝试从长江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中找寻创作切口,以更宏阔的格局,立精神之柱。从重庆巫山下庄村民的开山精神,到大足石刻三代守护人“择一事终一生”的工匠精神,再到渝中山城巷手工艺人坚守非遗传承的薪火相传,《诗行长江》第一季在小故事中融入主流价值观,于探访中观照现实人文生活,反映时代足音,彰显新征程上不懈奋进的精神力量。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重庆巫山“龙骨坡抬工号子”
大足石刻研究院三任院(馆)长
诗行团成员体验国家级非遗项目“蜀绣”
为了更好地传播和弘扬长江文化价值,重庆卫视联动大小屏,通过在电视、网络平台、社交媒体多渠道传播,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和覆盖面。《诗行长江》第一季创新采取双首播方式,连续两天在重庆卫视大屏晚间黄金时段,央视频、央视影音、学习强国、第1眼新闻同步播出,并联动全国45家省市级媒体,调动重庆移动电视覆盖下的各条公交线路、机场屏幕等线下传播平台,多渠道、无死角、高频次传播节目内容,在社会各界收获极高关注度。
同时,节目组还选取节目内容进行二次创作,全网更新人文短视频,让山城的文化历史和人文魅力破除传播壁垒,浸润到更多人心中。截至6月15日,《诗行长江》第一季大屏收视覆盖人群和全媒体全网触达用户累计超5.2亿人次,节目相关图文和短视频在全网累计获得超1.1亿次阅读量,节目多个微博词条阅读量超200万……这种多元化的传播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接触到长江文化,也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。
《诗行长江》第一季凭借其创新性节目形态、年轻化表达、数字技术应用以及融合传播等,成为弘扬传统文化、促进文化交流的鲜活载体营口股票配资,为广电赋能文旅品牌推广和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的支持。下一步,重庆卫视还将开启《诗行长江》第二季的筹备工作。山水诗意之外,节目组还计划从重庆出发,沿江而下,以长江流域的其他省市作为探访地,深入阐释保护、传承、弘扬好长江文化的现实意义,进一步提升长江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力,为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长江文脉写下更生动的注解,为推动文化繁荣和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。
发布于:重庆市